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躺平成为一个流行词,工作吧,简单重复,无休无止,晋升无望,创业吧,风险太大,机会渺茫。仿佛最佳的姿势,只剩下躺平了。有些人是被动地躺平,有些人是主动的躺平,不管怎么样,既然躺平了,就要找个舒服的姿势。
距今已有1600年的陶渊明就为我们提供了躺平的最佳姿势。陶渊明二十九岁才出来当官,前后折腾了十二年,实在受不了官场的风气,最后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归隐田园,耕读、创作二十二年,开创了中国田园诗先河,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新的境界。陶渊明闲适、恬淡,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也为后世提供了另一种人生选择。
我们看他躺平后写的第一首诗,这首诗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也概括了陶渊明的一生。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第二个阶段: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第三个阶段: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0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当时的“俗韵”是什么?
让我用粗浅的历史知识简单地介绍一个时代背景,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年,东晋是士族门阀政治。士族就是长期在官僚结构中居于显赫位置,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社会上层的家族。
在政治上,他们把持着国家上层官僚机构的主要职位,使得平民出身的人无法向社会上层流动,就经济层面而言,士族往往占有大量财富与土地,属于富人阶层。
在社会文化方面,士族的成员往往通晓当时流行的魏晋玄学,老庄浮华之风盛行,门阀氏族多以玄雅风流自任,名士清谈逐渐流行,大多谈论都是《老子》、《庄子》、《易经》,当时成为“三玄”。
当时的门阀社会里,等级非常严苛,严苛地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世说新语·方正》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王胡之(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家)曾在东山隐居过一段时间,那时很贫困。陶范(陶渊明的祖父)当时任乌程县令,就运了一船米送他。王胡之却拒绝接受,直言道:“我王胡之若是饥饿,自然会去谢尚(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家)那里索取食物,不需要你陶范施舍的米。也就是说,即使饿死,高门士族的人也不接受平常百姓的馈赠,即使是县令的馈赠都不接受。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士族出身的高门子弟自然成了历史的主角,有傲视一切的资本。而在当时,陶渊明不但不是历史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没有当上,就是一个有两句台词的群众演员。更让观众失望的是,这并不是一个逆袭成功的故事,而是折腾几番,没有任何成就,最后回家种田的故事。
陶渊明不喜欢清谈玄理,更不喜欢高门士族从骨子里流露出的优越感。这和他的出身有密切的关系。
陶渊明的家族可以追溯到他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年幼过着孤贫的生活,但依然执着地追求着家族的振兴。时势造英雄,西晋灭亡,陶侃在组建东晋政权的活动中,成为一位手握重兵的人物。虽然陶侃手握重兵,但是因为出生低微,与当时处于政权中轴和文化优越位置上的门阀士族始终是有隔膜的。
士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历代高官;二、有众多的门生故吏;三、家学渊源;四、有田庄经济。在这四点上,陶侃都不具备。因此,也没有得到士族集团接纳,甚至都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在当时士族集团眼中,像陶侃这样的人,只是一介武夫,加上又是来自南方的土著,根本不入他们的法眼,只能归入他们所说的“小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寒门子弟。
作为南方土著,陶侃在面貌上与中原人士很可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原名士们直接给陶侃送了一个侮辱性很强的外号——“溪狗”,大概意思或许是我们今天说的老土、土狗之类的。
陶侃作为一个以吏能进入仕途、并以军功致身高位的寒素出身的人物,提倡实干精神,重力行而不尚清谈玄远。陶侃生性节俭,勤于农事,常劝人要勤劳,不可安逸,要自强不息,总之,是一派儒家风尚,和当时老庄的浮华之风迥然不同。
受士族集团的打压,陶氏家族很快就没落了,陶渊明的祖父做到了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职位,而陶渊明的父亲却没有任何官职,只能“寄情风云”“淡焉虚止”。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生的,按照当时的门第标准,陶渊明只能算是寒素士人。
他们的家族虽然没有荫袭的特权,缺乏门阀士族那种起家清贵、平流进取的资格,但不等于他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往往有地方政治资源和家族背景。不管其家族原本的政治地位如何,到渊明自己的身上,完全是以寒庶士人自居了。并且愿意过士族看来是小人之事的躬耕生活。
陶渊明还有很深的“孤介”,“孤寒”意识,陶渊明的“孤介”情操:“物尚孤生,人固介立。”这种“孤介”的意识及心态的形成,虽然与其性格志趣有关,但是从社会的一方面来看,与其处于士族社会边缘、遭到门阀士族排斥的社会经历是分不开的。
陶渊明与当时的高门名士之间,有一种隔阂的心理。因为出生和家世的原因,被士族社会置于边缘地位,陶渊明也没有被动的接受这种结果,而是世既弃我,我亦弃世,主动地和高门士族主宰的世界保持疏远和距离。
出身和社会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主动的追求才体现陶渊明的可贵之处,从被动到主动,是寒素在遭遇社会排斥之后人格上的自我植立,这正是陶渊明这一位寒素士人的自觉追求。
少无适俗韵,陶渊明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一种是身份地位的不适应。因为出身和家世背景的原因,被高门士族所排挤。二是思想上的不适应。一方面受到儒家的影响,陶渊明仍然有经世济民的理想,在他的诗中有“猛志逸思海,骞翮(qiān hé)思远翥(zhù)”,大概的意思就是壮志超越四海,我要像鸟儿一样展翅远飞。这和当时清谈玄理的社会氛围并不融洽。另一方面,东晋时代,知识界读书风气很淡薄,玄学家不仅鄙视实干,同时也没有力学之精神,他们只从事于《老》、《庄》、《周易》和少部分佛典,甚至有些人连老庄都没有好好地读就大谈玄理。因为当时不少号称清谈家的,都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名士领袖王恭就说过:“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在这样一个读书风气淡薄的时代,陶渊明却是天性爱好读书,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的读书,一不为清言玄谈,二不为穷经做注,陶渊明的读书真的是以读书为乐,不是为了饭桌聚会吹牛(当时叫清谈)。
陶渊明的不适应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本性中的“性本爱丘山”。喜欢自然的淳朴、祥和。陶渊明原是想过一种淳朴而单纯的生活的:“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陶渊明的“爱丘山”,还表现在他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桃花源是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
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没有物欲的执着,没有伦理的纠缠不清,只有精神的自由和生命自然的流淌,这样的陶渊明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呢?
纵然有种种的不适应,但是陶渊明内心中始终有像他曾祖父陶侃一样,建功立业的激情,血液中流淌着豪侠,刚毅,依然有“猛志逸思海,骞翮(qiān hé)思远翥(zhù)”的志向。这样的志向和内心质朴求真的本性斗争了十二年。
0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尘网中,陶渊明确实是“误落”。但是这种“误落”更多的是迫不得已,主要是穷困。“畴昔苦长饥,投耒(lěi)去学仕”,这一去就是十二年。也是内心不断挣扎,充满矛盾十二年,在官场和田园之间举棋不定。
第一次当官
二十九岁这一年,陶渊明离开了田园,他出去当官的目的,只是因为家里贫穷,“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这时候的陶渊明可以说是已经饥寒交迫了,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庶母卒,其后家园又为人所侵占。所以他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这次当的官是江州祭酒,陶渊明显然是勉强的,他在诗里说:“志意多所耻”。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果然,没过多久,“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不久他就辞去了江州祭酒的职务,回到他的故里南山一带,过起了田园生活。
又不知道隔了一二年还是当年,州里又请他当主簿,但他却辞却了。像这种游移于进退之间,轮替在耕种和仕宦之中的生活,也便是他十二年中矛盾生活的一贯的情形。
第二次当官
二十九岁以后,陶渊明又在家里过了多久的田园生活,我们也知道得不确切。至少在他三十六岁那年以前,他又出来做官了,是做了镇军参军。这一次的参军是当刘牢之的参军。可是刚出来,他又后悔了,有可能对刘牢之不满,有可能他依然眷恋着他的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真实质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于是,陶渊明又回到了田园。
第三次当官
大概还是因为生活的窘迫或者心中仍有不灭的理想。在陶渊明三十六岁的时候,他又出来做官了。这次陶渊明寄希望于桓玄,他崇拜的外祖孟嘉曾给桓温(桓玄的父亲)做过长史,当时名流如顾恺之等都是桓温、桓玄所接待的,这次陶渊明选择了有着新气象并爱待文士的桓玄,他大概参加建立了桓玄的新政治中心——江陵。去过以后,却也未必满意,同时他的心里还挂念着他的家人,他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的诗中说到“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我依然留恋那隐居躬耕的生活。于是,陶渊明先后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为借口,两次回浔阳老家探亲。隆安五年的冬天,他的亲生母亲孟氏去世,于是借口回家乡居丧,干脆离开了桓玄的军营。
第四次当官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三月,当时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想找一个可靠的人替他去京城递交一份辞职表。听说陶渊明是东晋名流陶侃之后,又曾为刘裕参军,故特示以“惠爱”,送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虚衔,派他持表出使京城。陶渊明心里看不上这个闲职,但由于“耕植不足以自给”,人穷志短,也就顾不上闲职不闲职了。想不到他完成了出使京城的使命之后,这“参军”一职也自然解除了。以前都是他炒别人,这次却是人家炒了他的鱿鱼。
第五次当官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秋八月,陶渊明出来做了彭泽县令。这是他最后一次出仕,也是最后一次在田园和仕途之间摇摆。对于这次的当官,陶渊明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大意就是家里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但是没过多久,就有归乡之情,为什么?“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适逢妹妹去世,自己请求免去官职,归隐田园。
陶渊明在官场痛苦挣扎了十二年,五次做官,五次归乡,本来的愿望是“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陶渊明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原本的愿望是效法圣人,忠于君,孝于亲,信于亲朋,真心诚意的对待一切。然而现实却是“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官场政治就像一张又大又密的网一样,把鱼和鸟都吓跑了,警觉的人都辞官逃到山林种田去了。
现实政治的黑暗,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及陶渊明本性热爱田园和自由,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归隐。“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宁可穷也要坚持自己的本意,不再委屈自己而身心疲惫。从此陶渊明便“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结束了官场的生涯,选择回家种地。
03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终于逃离了官场的生活,陶渊明感到了身心的畅快,“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边种着庄稼,一边欣赏着良辰美景,有时登上东边山坡放声长啸,有时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生命随着时间自然流淌,直到尽头,乐天知命,度过余生,这一切才是最真实、最畅快的体验,没有任何可怀疑的。陶渊明在仕途徘徊犹豫了十二年,现在乐天知命,顺应本心,确实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犹豫的了。
归隐田园后,陶渊明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这就是陶渊明躺平以后的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想必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它不在于现实当中如何,而是为人们构建了生活中另一种可能。用他平实、质朴的诗句为人们建构了一座桃花源,让疲惫的人们也能找到些许的安慰。
由于心情的畅快,陶渊明一口气写了五首《归田园居》,除了写他田园的风光外,还写了他田园的耕作和邻里的交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说田园桑麻长的怎么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此时的陶渊明可能农活并不是特别在行,导致草盛豆苗稀,但并没有磨灭陶渊明的兴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一大早就去田里除草,到晚上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来。
除了农活,陶渊明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陶渊明生性旷达,喜好饮酒,但是家里还没有钱,常常没有酒喝,亲朋好友都知道陶渊明爱喝酒,每次有好酒都让陶渊明来喝,每次喝酒还都喝醉。
在农活之余,陶渊明同样喜爱读书: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春耕已经结束,陶渊明余下的时间可以读书了,因为住在深巷中,故人朋友的车都进不来,这样就更没有人打扰了。可以泛读《周王传》,也可以浏览《山海图》,俯仰之间,洞察宇宙之理,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嘛。
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读书中得到快乐,而不是当做攫取名利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得到乐趣。
远离世俗的生活,让陶渊明真正的找到了自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心里远离了世俗,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用和世俗对抗,不用理会他人的误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总之,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获得了复得返自然的快乐,除了农活,就是喝酒、读书。当然也不会忘了晒朋友圈。
陶渊明归隐后,过了几年离群索居的日子,后来一场大火,把他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都给烧了,没办法,只好搬家到南村一带,这次搬家也部分的改变了陶渊明的生活。在南村一带,有一些和陶渊明一样隐迹田园的人士,陶渊明和他们多有交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在春天阳光明媚或者秋高气爽时节,陶渊明和这些文人雅士一起登高赋诗,聚会饮酒,相谈甚欢。并且能和这些文人雅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互切磋文章,这种与友人“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到处游玩,忘记了时间的生活,给渊明晚年的隐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我想陶渊明的诗歌也是通过这些朋友流传出去的,这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样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
虽然陶渊明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他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的审美意识仍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少年时便耕读于乡村,早年的田园生活是淳朴、自然的,带有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天然性。只有进入仕途之后,有了一种深刻的对比,才真正发现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的价值,他才变成一个自觉地向往隐逸的诗人。
04 陶渊明的生命观
我们又回到陶渊明归隐问题,纵然有仕途艰难,本性热爱恬淡自由的原因,但陶渊明归隐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他的生命观。
陶渊明晚年写了《形影神三首》,这组诗表达了他对生命的体悟和认识,也是陶渊明的立言诗。
第一首诗《形赠影》,诗中说道“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天地能长长久久,草木能一岁一枯荣,但是人死了就万事俱灭,什么都没有了。因此要“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用李白的一句诗更能解释陶渊明这首诗的主旨,那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第二首诗《影答形》,“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影劝形道: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为何不去努力留名后世呢?虽说酒能消忧,但同立善相比较,岂不等而下之了。在第一首诗中肯定“形”,而第二首诗进一步推进,相比儒家强调的“立德、立言、立功”,仅仅满足身体物质的欲望就等而下之了。
第三首诗《神释》,“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倘若如“形”所说,每天喝点酒,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不能长生的苦恼,但是长期下去伤身子,说不定不但不能长生,反而减寿了。倘若如“影”所说,多做善事确实是件好事。可是留名于世是那么容易吗?又有谁来赞誉你的名声呢?老想着这些事啊,实在有损我们的生命,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与造化之间。听从天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尽头,那就到了。此外,不要为这些多虑了吧。第三首诗,否定了“形”和“影”的生命观,“形”乞求长生的愿望不可能实现,“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到最后也是身没名亦尽,只有像“神”一样,顺应自然,遨游天地之间,才能摆脱“形”和“影”的束缚。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陶渊明放弃世俗物质的享受,放弃名利的追求,而归隐田园,陶渊明追求的是真正的逍遥和自然,逍遥于天地间和自然的本性才是陶渊明最珍视的。在这种生命观下,加上田园的生活,才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派。陶渊明自然也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第一人。
躺平的最佳姿势就是发现、发挥内在真正的自我,让自我主宰生命。
标签: 陶渊明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8866717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