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东金融APP会获取用户的敏感图片并上传”事件引起大家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质疑,随后京东金融方面解释,这只是2018年12月发布版本中的一个便利小功能,仅供用户本地操作提示不会上传,同时,该名为“图片助手”的功能暂时下线。
近期,深圳佰仟金融公司的业务员张勇为牟取私利,利用工作之便,将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他人,非法牟利40.2万元。直到被抓时,张勇的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里还存有公民个人信息279.7万条。最终,张勇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敏感话题,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呼声也再次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是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行业蓬勃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用户使用频率持续提升,有80.1%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比2017年上升1.4个百分点。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支付安全问题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在信息保护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采取专项检查行动,普及金融安全消费知识,一方面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一方面加强公众对风险防范的意识。
据统计,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包括民法总则、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以及2018年通过的电子商务法。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看来,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足以保护个人信息,问题在于,侵害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能够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对于侵权行为,仍然制裁不力。“重点是加强司法上的民法保护,在惩戒手段、赔偿问题上落实落细,加强对侵害个人信息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承担赔偿责任。”
尽管监管层面已有措施,但防患于未然,个人对信息的保护才是第一防护盾,而在一些移动支付行为中,使用者一些无意中形成小习惯、小疏忽就有可能就成了犯罪分子的“契机”。因此,专家表示,一些影响移动支付安全的不良习惯仍需注意避免。
1、更换手机应删除支付敏感信息。更换新手机未删除支付敏感信息,或是不再使用手机支付软件未解除银行卡绑定,这两种做法都可能增加账号被盗或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更换手机时应删除存留的支付信息,建议恢复手机出厂状态。
2、不安装未知来源的手机应用程序。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主动安装手机跳出的不明文件是移动支付主要的高风险行为类型。专家表示,由于制作门槛低、安全性不足等原因,二维码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传播钓鱼网站、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等,建议消费者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尽量使用被扫模式或选择更为安全的动态二维码。
3、删除社交软件中传输敏感信息。在使用社交工具时,部分用户会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账号密码等拍照发给他人,留下安全隐患。专家建议,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切勿随意透露,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及二维码,定期升级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此外,专家还建议,消费者应开启账户操作提醒,如登录、消费、修改密码等,当察觉到账户被盗用时,第一时间和警方取得联系。
部分素材来源:China.com、金评梅、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入息办公室、投资帮、POS联盟网等
标签: 信息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8866717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