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强监管之下,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加速洗牌,牌照数量再缩减。
2022年6月26日,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2022年6月第四批),参与续展的79家支付机构中,10家退出续展,8家中止续展,1家不予受理续展,另外还有8家早期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剩余52家通过续展。
自2010年开始实施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制度起,市场中共有271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而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有50多家持牌机构主动注销或被监管机构终止支付牌照。
未来支付牌照是否会持续缩量?行业加速洗牌的同时,分化也在不断加剧。无论是C端市场还是B端市场,竞争都异常激烈,行业陷入“内卷”;对于中小支付机构而言,如何寻求突围?
27家未通过续展
根据最新续展公示信息,共有7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续展审查,最终52家通过续展。
在“出局”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未能通行的问题主要包括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央行或其他行政机关调查,或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对行政许可事项影响重大;被央行或其他行政机关依法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停业整顿等监管措施,尚未解除的;向央行或其分支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内容存在真实性问题等。
具体来看,汇通宝支付有限公司因被央行摘牌,未能通过此次续展。这也是业内首次主要因“未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被摘牌的机构。
8家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被中止续展审查。分别是嘉联支付有限公司、汇潮支付有限公司、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中钢银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缴费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本元支付管理有限公司。
其中,作为POS机龙头的嘉联支付被中止续牌备受业界关注。对此,该公司回应称,牌照中止续展期间,公司业务可以正常开展,均不受影响。此前,嘉联支付曾多次因违规行为收到监管罚单。
此外,有8家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分别是上海新华传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城联一卡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商连商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陕西邮政西邮寄电子支付有限责任公司、厦门象屿支付有限公司、昆明卡互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明生商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银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未提交续展申请,故不再续展。分别是上海亿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乐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瑞得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银博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北京广聚福支付有限公司、国旅(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多家支付机构主动退出或中止续展的情况还是让业界比较意外。不过尽管支付牌照数量减少27张,但行业整体运行仍然十分平稳,并未出现传闻线下收单机构有较大变动的情况。”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一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强化监管与规范发展并重,持续优化支付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计未来央行将继续推动支付市场健康发展,牌照缩量也是优胜劣汰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27家未续展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大多展业类型包含预付卡发行。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预付卡行业的发展环境已出现变化,优胜劣汰的节奏在加快。一方面,移动支付的优势令预付卡消费的体验优势不复存在,市场出现萎缩;另一方面,预付卡经常被用于洗钱、套现、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面临严格的监管环境。
实际上,在“断直连”及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当下,预付卡机构的盈利空间一再被挤压。诸多因素推动下,甚至还有市场机构未能有序做好清退工作,出现跑路、失联等情况。
在引发各类风险事件的同时,这些情况也打击了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根据日前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显示,部分经营能力不强的机构主动或被动终止支付业务,2021年以来,已有16家预付卡机构退出市场。
王蓬博认为,预付卡类型机构退出市场一定程度上属于市场自发净化的行为,但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当前经营状况良好的预付卡机构都是较早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并以此深度挖掘大客户的服务需求。这也意味着预付卡机构未来的业务前景主要还是集中在数字化方面,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以及持有重点城市或者全国范围预付卡支付牌照的机构,可能会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行业陷入“内卷”
从此次续展审查结果分析,目前主动或被动退出的支付机构正在不断增多。“进入存量市场后,整个行业的展业都陷入内卷状态。特别是在牌照续展前夕,基本上各家公司都在严格管理展业工作和旗下的代理商,防止出现‘幺蛾子’。”某支付机构从业者王先生告诉记者,在经历前些年野蛮生长后,相关部门正在不断加大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处罚力度也越来越重。
根据新浪金融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央行至少对26家支付机构及部分责任人开出55张罚单,合计被罚金额高达1.02亿元。其中,有两家机构收到千万级罚单,14家机构收到百万级罚单。
被罚原因主要聚焦在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反外包业务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支付交易信息不符合真实性要求等方面。
在王先生看来,行业“内卷”最直观的体现就是POS机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切机”。
近年来,商户增长本身就比较缓慢,代理人的业务基本上都在存量POS机商户中抢夺。一般而言,支付公司大多会通过代理商进行展业。这也就意味着,一家代理商可以同时代理多家支付公司的产品。“哪些好卖、利润分点高的产品,这些POS机代理人都门清。这也导致他们经常会用一些手段去抢商户。比如给那些商户发一些目前所使用的POS机即将到期,后续费率要涨的信息,再同步推送所谓‘更合适’商户的POS机。”王先生表示,这种“切机”行为对支付机构的损失很大,基本上设备全赔,并且损失了一条线下业务链。
眼下,无论是C端市场还是B端市场,竞争都异常激烈。
“前些年C端市场就基本上被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占据,毕竟它们有强大的使用场景,即使云闪付陆陆续续砸了很多钱进行营销抢市场,效果也不太理想,大多数支付机构都放弃了这一块。不过,像我们这样一开始就聚焦B端的支付公司,也就是通过收单挣个辛苦钱,业务量做得大点就活得相对好点。”王先生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头部机构还是中小机构,都在想办法谋出路。有些瞄准跨境支付,有些甚至自建电商平台,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王先生认为,未来在B端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未来谁能够拓展更多的产业支付生态,嵌入更多元化的服务能力,才能开拓新的竞争局面,而这都离不开把标准化的服务产品组合成行业特别解决方案。
王蓬博表示,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支付机构也要调整经营思路。除原有业务外,机构一定要看到这个牌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去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扩展数字化服务需求比较迫切的场景,积极推动一些企业交易数字化赋能型业务,利用自身资源和持牌优势逐渐积累技术优势,实现转型。“比如有些企业将业务重点围绕大客户的专门需求,去做企业定制化服务,另外也在不断把细分垂直行业做深做透,这种实际上也是较好的转型案例。”王蓬博说。
标签: 支付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8866717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