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波澜壮阔
深圳如同一段传奇
镌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之中
深圳的文化创新创造
从改革开放史诗般的历程中汲取了丰富滋养
今年,放眼深圳
我们看到格外绚烂的文化画面
深圳夜景。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可 摄
大型电视政论片《创新中国》在央视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3分;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优秀团组近700位知名音乐家,奉献18场高水准音乐会与演出;2018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全球1000多名设计师参展或参会;第十四届文博会共有230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首次在文博会上发布,展现“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影响力;第二十八届书博会选择深圳举办,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盛宴”……
《创新中国》开机仪式。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魅力深圳。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可 摄
作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锋城市,深圳在文化改革创新路上敢闯敢试,以改革补短板,以创新谋发展。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20方案”)为抓手,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在多个重点改革领域奋力突破,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激发城市文化的精气神,推动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改革如“杠杆”,撬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一个新书城的开业,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7月18日,在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开幕前一天,深圳书城龙岗城开业,深圳迎来了第五座书城。智慧型书城里,有“无人”书店、机器人导购,还有3D智能导航系统……居民潮水般涌进书城,当晚,书香广场的现场读书活动更是座无虚席。人们对这座现代书城的喜爱,从中可见一斑。
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同样喜爱龙岗书城的还有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
郭义强热情点赞:“书城为深圳文化发展伫立了一座座地标和丰碑”,并深情寄语:让书城与深圳书业的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书业发展,为其他城市树立标杆。邬书林激动地说:“深圳是中国全民阅读的发祥地,已涌现出5座书城,未来还将增加4、5座。我从未发现有任何一个城市,像深圳那样重视书店建设。我相信,重视文化和阅读的城市将永葆青春与活力。”
龙岗书城。
的确,这是一座重视文化和阅读的城市。一座城市,把最好的地方给了书城,体现了决策者的视野和格局,彰显了一座城市的远大抱负。从1996年深南大道边崛起的中国第一座书城——罗湖书城,到CBD的大型单体书店——中心书城,到南山书城、宝安书城、龙岗书城,以及正规划建设的其他几座书城,皆是如此。
挖掘深圳书业繁荣发展背后的根源,正是改革,如同“杠杆”般,撬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2020方案”提出,加快龙岗书城、光明书城、龙华书城、湾区书城、大鹏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作为准公共文化设施,由市财政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和中心书城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由市、区给予公共服务型书吧建设运营补贴,基本上都是“免房租、免物业管理费、免水电费”。目前,已有40座简阅书吧在全市大街小巷绽放。到2020年,深圳的书城将达到10座,而书吧将达到100家。
书城书吧不仅是市民读书购书的场所,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心书城每年举办文化活动800多场,成为公共文化新地标,而简阅书吧2017年全年提供580多场次公益性文化活动,将文化讲座、名家讲堂等带到市民身边。
24小时书吧。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公共书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书业的整体繁荣。据统计,深圳已拥有945家实体书店,当实体书店普遍受网络书店冲击的大背景下,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文化,远看是风景,近看则是生活;衡量市民的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
在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处处可见改革力量的撬动。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去年5月16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发布,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1月有新春“关爱行动”、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2月有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魔术节,3月有“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4月有深圳设计周……还有文博会、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国际科技影视周、读书月等,美不胜收。2018年的“菜单”更是集中了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30多项。文化菜单,对于市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民生大礼包”,对于党委政府而言,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确保每道“大餐”色香味俱全,深圳充分发挥市宣传文化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优先支持纳入“菜单”的品牌活动。同时,加大交流互动力度,搭建联系沟通平台,让各活动互通信息、互补资源,特别是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更多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文化福利。
2018深圳时装周开幕。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改革,正“撬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深圳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23个;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及馆站联盟建设,推行以区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制,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全市263家图书馆和300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完善文化馆联盟建设,推进全市文化馆(站)资源共享;深化公益电影市场化运作,数字公益电影院线运行良好,2017年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88万余场。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深圳加快推动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一批市级和区级重点文体设施项目。在加大对公共文体设施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入经费渠道,努力探索实施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引进社会资本PPP方式等多渠道文体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同时探索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模式,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等专业团队参与文体设施运营管理。
宝安图书馆。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服务数量质量的双提升——
深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标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实现免费开放、错峰服务,提高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在第17届读书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提出了“互联网+阅读”的主题,倡导“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的理念,全市进一步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书城等工程,推出云书城、“掌上书城”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场所WIFI全覆盖……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便利化水平。
“文化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是最能直接惠及群众的切入点”,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认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温度”。
改革如“清泉”,滋润文艺精品满园绽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去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深圳歌曲《向往》《爱国之恋》、广播剧《罗湖桥》3件作品上榜,占广东省获奖作品的四分之三。
《罗湖桥》。
“什么样的土地诞生什么样的创作”,《爱国之恋》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他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阵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建设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时,文艺创作者的前瞻性、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深刻性,以及对国家大势发展的关注都会在创作中显现出来。
《向往》词作家田地亦有共识:“深圳是最具时代感和使命感的城市,深圳人该有这种担当,要为一个时代歌唱。”
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不仅因为深圳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也因为融入文化发展中的改革创新因子。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深圳崛起为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历史文化资源并不丰厚的土壤里生长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精品。一批批文艺工作者立足改革沃土,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打造出一批批影响全国的精品力作,展现了文艺深军的澎湃活力。
多出精品力作,对文艺创作主体而言,要志存高远,坚守艺术理想,厚积而薄发;对党委和政府而言,就是要优化服务、铺路架桥,形成重视文艺、关心文艺、支持文艺、推动文艺的良好环境。深圳不仅有“音乐工程”、“影视工程”、“文学工程”、“美术工程”,而且每年都要举办全市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策划出一批批优秀影视项目。在扶持文艺精品的创作过程中,深圳不论体制内外,不论投资主体、不论投资规模,在政策支持上都一视同仁。从项目规划、题材策划、资金保障和扶持措施,到精品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艺术家工作室,不断完善催生文艺精品的体制机制。
2018年,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评审通过354个项目,总金额近5亿元,其中,主管部门申报项目172项,企业和社会机构等申报项目182项,充分体现了项目来源的广泛性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参与度。
去年,14件深圳作品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占全省四分之一强。其中,就有不少得到了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获奖作品有不少来自民营影视机构,如华强方特动漫的《熊出没之奇幻空间》,新原野娱乐传播有限公司的《好大一个家》《你是我的眼》等,体现了由主管部门统筹策划、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的富有深圳特色的文艺创作机制。
著名制片人郑凯南有两部作品获奖,她说,两部作品均是走市场化道路的作品,最终在市场和口碑上取得丰收,令人振奋,正是深圳这片土地,让她不断有新的优秀作品涌现。
改革如“密钥”,解锁文艺院团奋发图强的内生动力
去年9月至今,深圳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节奏“环环相扣”——
2017年9月,《深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11月10日,深圳召开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动员会,新一轮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正式实施;今年3月28日,深圳歌剧舞剧院正式成立;5月29日,深圳市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会成立……
2018年3月28日,深圳歌剧舞剧院成立大会28日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一年来的“快马加鞭”,得益于此前两年多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
深圳仅有的3家文艺院团,曾保留一个、划转一个、转制一个,深圳歌舞剧团名存实亡,深圳交响乐团、粤剧团等院团和场馆克服种种困难,编演了一些经典剧目和创新力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然而,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文艺院团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创作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流失较严重,形象的说法就是“缺队伍、缺人才、缺作品、缺影响”。就说创作力量吧,从市属专业文艺团体的数量看,北京有13个,上海有18个,广州有7个,厦门有7个。相比较而言,深圳专业文艺团体太少,很难发挥骨干和领军作用,与城市定位不相匹配,与文化强市也不相匹配。
去年,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举行了一场座谈会,邀请省内文艺名家“把脉”深圳文艺院团,寻求改革发展之策。当时,深圳粤剧团多位流失的“台柱子”谈到当年离开时的心境,忍不住潸然泪下。他们真诚地出谋划策,深情期待着文艺院团可以在新一轮改革中再铸辉煌。
文艺院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支撑力量和基础。文艺院团改革,对深圳而言意义重大。
改,是必须的。但是,怎么改?
改革没有回头路,必须走一条契合时代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新路子,向改革创新要作品、要影响、要效益。
“2020方案”提出,“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夯实文艺创作基础”。《深圳市2017年改革计划》将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列为年度重点改革项目,提出“做优深圳交响乐团,扶持深圳粤剧团,筹办深圳歌剧舞剧院”。
市文体旅游局精心制订的《深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文艺院团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在3-5年内使国有文艺院团创新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具体而言,深圳交响乐团要在2-3年内成为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交响乐团;在深圳大剧院基础上组建深圳歌舞剧院,打造成国内高水平的舞台艺术队伍,成为城市文化名片;推动深圳粤剧团和深圳戏院融合发展,并成立深圳市粤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打造粤剧艺术传承保护基地和华南地区地方戏曲重点院团。
一带一路音乐季。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目标振奋人心,改革路径也十分清晰。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走回归原有事业单位体制的老路,坚持走政府指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改革新路。通过建立委托管理的新模式和人事管理、人才引进、绩效考核、业绩激励的新机制,建设新型院团,以改革激发活力,推动院团走上发展快车道。
二是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实行一团一策:设立深圳交响乐发展理事会和基金会,推动深圳交响乐团和深圳音乐厅融合发展;在深圳大剧院的基础上组建深圳歌舞剧院及实现二者融合发展;将深圳粤剧团与深圳戏院整合,并将戏院划归粤剧团管理,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起来。
三是多渠道筹集发展经费。本轮文艺院团改革,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在原有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扶持精品创作,同时推动院团开拓市场,增加经营创收,并通过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捐赠。
290年名琴“杜庞将军”献“声”深圳音乐厅。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随着改革方案的实施,文艺院团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在5月29日举行的深圳市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马蔚华、任克雷、谭盾等19位社会贤达当选为理事会成员。从这份名单里,人们可以看到深圳推进院团改革的社会关注度,也对未来满怀期待。当天,华侨城集团公司原总裁任克雷担任荣誉理事长后说的一句话尤其令人振奋——“事业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一种是‘伟大’。为民众、城市、国家做事,那就是伟大的事情。相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深圳交响乐团终有一天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深圳的交响乐事业也会载入中国文化发展史册。”
改革如“星火”,燃起国有文化集团创新发展的满腔热情
春节前夕,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来到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调研,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强调新闻单位必须始终坚持党媒姓党,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两大集团深化改革、做优做强,希望两大集团努力打造新时代深圳媒体品牌。
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产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心加大深圳报业、广电集团转型期的扶持力度。就在几天前,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增加对报业、广电集团转型发展的专项补助,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两大集团近年来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绩的肯定,以及对两大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殷切期许。
“不改没有出路,改了没有退路,迟改没有新路”,当时针转回到2015年7月29日,在报业、广电两大媒体集团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出了这句如今在集团干部职工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鼓励集团上下按照市委的相关部署,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全国一流的新型传媒集团。
两年多来,深圳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推进会,推动深圳报业、广电、出版发行三大集团制定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加快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三大集团针对各自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自我革命,以改革化解难题、促进发展,逐渐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瘦身计划”初见成果。报业集团完成总部人事改革目标,领导班子职数从17名减至11名,减幅达35%;集团本部由25个部门精简为15个,减少40%;中层干部职数由72人减少到43人,减少40.3%;注销清理6家“僵尸企业”。广电集团领导班子职数从13名减至9名,减幅31%,并按照5年缩减员工规模15%的目标,整体减少员工340人,减少5%,关停并转4家经营不善的下属企业。出版发行集团改制方案经市委正式批准,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集团实力不断增强。《深圳特区报》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和重点活动,新闻报道稳中出新;《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不断转型融合,“一主报融媒体多平台”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广电集团打造以深圳卫视、CUTV为龙头的传播体系,做精视听内容和文化服务,形成“双核心矩阵式多元化”发展模式,2017年,深圳卫视全天收视排名保持在全国前十行列。
——资本运作加大力度。深圳新闻网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报业集团与深圳地铁集团成功组建报业控股的地铁传媒合资公司,广电集团与深圳巴士集团合资组建公交电视网络传媒公司,推出“智慧大屏”公交电视服务,打造了未来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出版发行集团积极实施“两核心一平台一重点”发展战略,“深圳书城”模式实现了“走出去”,在开封、合肥、哈尔滨等地开枝散叶。
——媒体融合成效初显。“读特”APP荣登2016-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先锋榜,“读创”APP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圳ZAKER用户突破800万。广电集团全媒体融合新闻中心已完成一、二期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期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实施。“壹深圳”APP下载总用户达330万。“数字书城”与“智慧书城”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打造海天出版社数字教育云平台、全民阅读数字出版分众平台。
——“三名”工程激发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业集团实施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三名”工程,2017年推出首批25位“三名”人员,激发了采编人员干劲,提高了内容生产力。广电集团推进公共频道和4个专业频道的“干部带任务上岗”改革,完善干部退出机制,优化员工晋升通道,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活力。
改革如“引擎”,驱动文化创意产业质量型内涵式发展
7月20日,深圳“文化+金融”机制改革创新迈出新的步伐。
这一天,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文化创意特色银行正式启动。“文化银行”实行5个工作日放款,配备50人专业化团队,给予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属额度高达500亿元。
“文化银行”正式在深圳启动。
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深圳是较早探索“文化+金融”模式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作为“2020方案”重点项目,文化银行将如何破解融资难题?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杨辛介绍,文化银行将为文化企业开通专属绿色金融通道,提供定制化专享优惠——初创期文创企业,可选择“云快贷”等产品,通过抵押贷款,获得随借随还,每月付息,到期还本的普惠产品;成长期企业,可选择“见保即贷”“文创商会贷”等产品,通过自有资产、专利产品、著作权等灵活匹配实现“输血”;上市(拟上市)企业,则可采取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股票质押等,充分释放能量。
显然,文化银行的设立,为文化企业搭建了优质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走在最前列,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支撑。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以“文化+”为路径,以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为抓手,以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国家级平台为载体,形成了文化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相互衔接、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现了产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四届文博会,精彩诠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的巨大动能。文博会所构建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制,有力促进了中外文化要素资源的聚合,带来了文化产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精妙创意,扩大了文化开放和文化贸易。
文博会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文博会,是文化交流的舞台。文博会担当国家级展会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展示与推介中,国外优质企业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和观众零距离接触到海外文化产品和机构,在消除文化贸易壁垒、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届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馆”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西班牙画商卡洛斯首次参加文博会,他带来的西班牙画家的作品赢得很多采购商的青睐。他说,“文博会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在这里既能看到中国古老的文化,也能看到最新的高科技,明年文博会我还要来。”
文博会,是文化创新的舞台。文博会对“文化+”新业态的突出展示,推动“文化+”模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深圳青少年生肖邮票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文化+”,有力驱动了深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跨界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催生了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腾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华侨城集团和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入选2018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雅昌集团、大芬村等13家企业和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中国设计大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创意十二月”等一系列不同层面的创意设计活动,擦亮了“深圳设计”品牌……
设计周主题展。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目前,深圳拥有文化创意企业近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规模以上企业3000多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0多家。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占GDP的比重达10%,位居国内城市第一方阵,已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带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亦是深圳文化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
振奋的姿态、实干的步履
深圳在文化创新发展的道路上
正不断开拓进取
革故鼎新、励精图治
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努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描绘更为美好的新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标签: 深圳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8866717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