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丁洋涛 杨霄 文图)支付江湖似乎从来不缺水花。
这两天,多个渠道传出消息,瑞银信退出河南银行卡收单市场,引起众多业内人士的热议。
央行官网显示,瑞银信的业务范围包括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除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因其近年来拿到众多罚单而被市场关注。
对此,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第一时间向权威部门和瑞银信河南分公司进行了求证,前者称“消息不属实,未要求瑞银信退出”,后者称“河南区域收单业务运营正常”。
根据人行郑州中心支行6月30日公布的河南省支付机构名单,有另外4家支付机构退出河南范围内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现存的39家支付机构中,瑞银信在列。
瑞银信河南分公司运营情况究竟如何?风起于青萍之末,支付江湖是否再起风云?
实探瑞银信河南分公司
现场工作人员称运营正常
近日,一条消息在支付圈火了。内容称“因严重违规,目前瑞银信已退出河南省范围内银行卡收单业务”。公开资料显示,瑞银信成立于2003年,为银行提供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2014年7月10日,拿到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2015年5月正式来到河南,从事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
所谓收单,是指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特约商户的开拓与管理、授权请求、账单结算等活动,其联通的是银联与商户。这就意味着,一家支付机构的退出,将影响一大批应用商户。
瑞银信河南分公司
为验证这一消息是否属实,7月14日上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经三路财富广场的瑞银信河南分公司。记者看到,公共办公区域4名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并未有搬离或者撤出迹象。
该公司员工称,目前河南区域收单业务运营正常,更多消息请联系深圳总部获取。随即留下记者电话,称之后会与记者联系。
瑞银信河南分公司办公区
随后,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瑞银信总部及北京管理部,均无人接听。7月16日,记者再次致电瑞银信河南分公司相关业务人员,对方提出需按照总部采访流程进行采访,并称“会代为联系总部品牌部,尽量在今天下午回复”。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收到总部的任何回复。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再次向权威部门求证,其称“情况不属实,未要求瑞银信退出河南”。
某收单代理机构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今年瑞银信河南分公司受到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处罚,应该正在规范整改,一直没有新的产品面世,但也并未听闻他们退出河南银行卡收单市场。”
某瑞银信POS机使用商户也称,机器目前使用正常。
虽然瑞银信银行卡收单业务并未退出河南市场,但其此前因多次违规在河南领到多张罚单。
今年4月26日,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开出了今年以来的最大一张罚单——680.5万元,处罚机构就是瑞银信河南分公司,处罚原因为“未按规定落实收单业务本地化经营和管理责任”“未能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造成特约商户违规使用受理终端”等9项。瑞银信河南分公司时任负责人及现在负责人均因此被罚,处罚金额合计20.5万元。
而在2018年6月份,因为违反《银行卡收单管理业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瑞银信河南分公司就有了处罚“初体验”,被罚7万元。
2019年6月13日,央行更新了瑞银信支付牌照业务范围,显示收单业务范围从全国变成了除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被央行砍去以上三省份收单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支付机构退出河南收单市场。6月30日,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公布河南省支付机构名单,易宝支付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卡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4家支付机构退出河南范围内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现存支付机构39家。
不过上述相关人士称,“这4家支付机构退出河南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事,均是因为违规操作受罚,只是现在名单公布出来了”。
严监管成常态
上半年支付机构被罚总额超去年全年
支付江湖从来不缺少故事,尤其是在严监管成为常态化的背景下,处罚案例并不罕见。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对支付机构共开出32张罚单,罚单金额超2.5亿元,千万元级别及以上级别的罚单有5张。其中,4月份,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因涉挪用备付金、为非法集资平台直接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16项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没1.16亿元,堪称支付史上最大罚单。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公开表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罚单金额明显较大,针对相关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也开始加大,并开始部分披露细节,传递出央行整顿支付市场乱象的决心和手段,大额罚单、相关责任人追责将成为未来短中期的一个监管趋势。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人民银行每年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罚单(按处罚字号)总数量均超过100张;过去两年,人民银行每年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罚单总金额均超过1亿元。
其中,2019年全年,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115张罚单,罚没金额约1.66亿元,平均每张144.48万元。虽然2019年罚单数量不如前几年,但处罚金额却为历年之最。
但就今年的情况来看,仅上半年的罚单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大额罚单的数量明显增加,平均每张超781.25万元。
“叠加疫情影响,今年相关部门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肯定会更加严格。”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将促使行业越来越规范化,推动支付机构提升自身服务等相关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处罚原因目前已涉及预付卡管理、备付金、清算管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支付结算、反洗钱等众多领域,基本涵盖了支付机构所有的业务范围。
苏筱芮预计,未来央行将继续在反洗钱、备付金管理、商户实名制、收单管理等领域加强监管力度。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237家,业务类型主要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大类,近94%的市场份额由支付宝、财付通这两大巨头垄断。
移动支付倒逼传统收单业务转型
行业将趋向细分化
监管处罚的背后,是行业不断肃清走向规范化,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进程也将倒逼市场更趋细分化和专业化。
“仅以收单业务来看,目前主要分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两大收单主体,包括传统POS、智能终端和移动聚合支付等类型。随着移动支付的渗透和刷卡等相关风险的规避,二维码收单正成为小微商户的首选。”有业内人士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很多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在推二维码收单时,会给予商户比较大的优惠,例如减免手续费、补贴等。
而在传统POS机刷卡收单业务中,跳码、信用卡违规套现等乱象屡禁不止,蚕食银行方的利润,扰乱金融稳定。这其中就绕不开费率的问题。
某支付机构河南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经过“96”费改和借贷分离之后,目前刷卡费率基本简化为标准类0.6%左右、减免类0费率、优惠类0.38%,分润模式也更为清晰。举个例子,假设一位消费者在标准类商户的POS机上刷卡1000元,需付出6元的手续费。这6元里的4.5元去了发卡行,1.5元去了收单机构。然后发卡行和收单机构需各自拿出0.325元上缴给银联,银联就获得了0.65元。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的利润分配大致为7:2:1。
一旦发生跳码,例如从标准类跳到减免类或者优惠类,银行的利润会产生直接的折损。这也导致多家银行已经主动开始限制线下刷卡交易。
今年4月份,平安银行就发布过公告,全面取消线下交易积分,实施线上交易双倍积分;广发信用卡也对特定商户进行了限额,被业内称为广发史上最严风控。
移动支付叠加风控需要,POS机刷卡收单业务正“被”退居幕后。
“现在的小微商户基本都转为二维码聚合支付了,根据我们检测的数据,如果一个店一天有十万元的收入,其中90%以上都是扫码支付,用现金和刷卡的都很少。”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央行日前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2257.99万户,联网POS机具3160.53万台,较上季度末分别减少379.61万户、341.15万台。同期,网联清算平台业务量则保持增长,网联平台处理业务.41亿笔,金额63.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5%和16.29%。日均处理业务9.72 亿笔,金额为6992.4亿元。
不过,在上述人士看来,二维码支付也有自身的劣势,例如扫码有限额、对公业务不适用等。因此虽然受移动支付影响,部分消费场景中的传统银行卡收单业务正被取代,但在各大商场、KTV等高消费场所或者对公业务中,依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以后支付市场的分工将会更加明确,扫码支付更偏小微一些,POS机更趋向大额交易。”
某支付机构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升级与转型,POS机刷卡收单业务将作为最基础的业务存在。
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正式进场
行业或迎新变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13日,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迎来一件爆炸性新闻。
央行公布,审查通过了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并向其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此次获得许可证的连通公司是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和连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的合资公司。获得许可后,可在我国境内拓展成员机构、授权发行和受理“美国运通”品牌的银行卡。
这标志着美国运通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外卡组织。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联作为唯一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地位将被打破,对我国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来说,未来将有更多的选择。
“一直以来,中国银联是中国清算业的‘一枝独秀’,办理收单硬件需要银联认证,刷卡消费需要收取通道结算费,可以说是‘一人定价’的市场。现在连通公司拿到了许可证,或许将对将来的市场、费率、服务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某资深业内人士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目前业内都在观望,支付市场将出现哪些新的改变。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标签: 支付
②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务用户之目的,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站长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反馈。发送邮件到 88667178@qq.com,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